二种寡毛类动物脂肪酸GC/MS分析

发布时间:2009-05-06

二种寡毛类动物脂肪酸GCMS分析

 

刘小青 桑青芳 

(广州动物园,广州,510070

 

摘要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 对两种寡毛类动物霍甫水丝蚓(L.hoffmeisteri),和舒脉环毛蚓(P.schmardae)的脂肪酸进行分析,霍甫水丝蚓共鉴定出26种长链脂肪酸,舒脉环毛蚓共鉴定出19种长链脂肪酸。为寡毛类动物成份分析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寡毛类;脂肪酸

 

        寡毛类饵料营养和促摄诱食作用与其作组织组成成分密切相关,广泛应用于鱼类养殖生产中1,4。寡毛类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和含量,对鱼类的促摄诱食作用国内外均有报道2。寡毛类脂肪酸在促摄诱食方面的作用研究尚少。脂类物质氧化时能产生电子辐射,产生UPE,能引起水生动物的视觉;脂肪酸脂有芳香的气味,刺激水生动物的嗅觉,引起对饵料的趋向性和促摄作用1,5。本实验选择水栖种类,霍甫水丝蚓(L.hoffmeisteri),陆栖野生种类,舒脉环毛蚓(P.schmardae),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霍甫水丝蚓购自珠江广州大桥虫虫场,该红虫场在此河段每天捕捞打量的水蚯蚓。    舒脉环毛蚓来自广州石牌地区,生活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是本地区常见陆栖寡毛类品种之一。

1.2 样品处理

    分别取鲜活的霍甫水丝蚓和舒脉环毛蚓500g,用电动搅肉机搅碎,加入乙醇和正乙烷(2:1)反复抽提34次,加0.1molNaOH皂化34h,得到脂肪酸钠,除去非皂化物质,用 0.1mol HCl,将溶液PH调至PH<2,再用乙醚/正己烷(2:1)抽提出游离的脂肪酸,浓缩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加甲醇和浓硫酸甲脂化,冷却后,水洗至中性,浓缩后进行GCMSMSD分析。

1.3  GC/MS条件

气相色谱一质谱一计算机联用仪:HD5988ANSD(美国惠普公司)。测试地点,广东省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色谱条件:HP101  25m X 0.2mm石英毛细管柱,柱前压50Kpa,柱温80--200,升温速率8/min,进样口温度280,载气为氦气,进样量为0.2μl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40,电子能量70ev,质量扫描范围30350amu,扫描速度0.8S/全程,溶剂延迟5min,运行25min

2.结果与讨论

2.1 脂肪在鱼类营养上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在寡毛类体内以脂肪酸甘油脂的形式存在,能为摄食动物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因此脂肪酸是鱼类生长和营养的重要成份。根据张洪志等(1984)报告,陆栖寡毛类脂肪含量在6.5312.2%,与秘鲁鱼粉相近3。用GC/MS方法分析寡毛类脂肪酸的组成,准确、简便、迅速。图 12为两种寡毛类脂肪酸甲脂的总离子流图。

 

2.2 根据质谱裂解规律,核对标准图谱,确定化学结构,霍甫水丝蚓共鉴定出26种长链脂肪酸,舒脉环毛蚓共鉴定出19种长链脂肪酸,见表12

 

从表12看出,霍甫水丝蚓和舒脉环毛蚓组织含长链脂肪酸种类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占的比例大。不饱和脂肪酸包含有必需脂肪酸,有较大的腥味是寡毛类诱食成份之一。水栖种类霍甫水丝蚓与陆栖种类舒脉环毛蚓脂肪酸种类比较,霍甫水丝蚓检测到C22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两种寡毛类体内含必需脂肪酸种类全面,包含了鱼类所需的全必需脂肪酸,其营养作用可以肯定。

2.3 不饱和脂肪酸双键数目不同,质谱特征不同,含04个双键脂肪酸质谱特征如下:

 

 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离子峰强度较低,在HP101柱上出峰先后顺序为:双键数目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先出,饱和脂肪酸后出。

2.4  脂类物质氧化时,能产生辐射电子,形成UPE。寡毛类动物体内生物膜的脂类,在OH·等自由基的作用下,先氧化形成不饱和脂肪酸自由基,再氧化成过氧化自由基,最后生成过氧化脂质及另一分子不饱和脂肪酸自由基,连锁下去,不断过氧化,与其生命过程相联系。

 

 

 UPE是动物间通讯联络的一种方式,水产养殖中各种水环境中,均含有OH·自由基,能诱导产生化学发光,刺激捕食动物产生视觉,识别食物。

2.5  因养殖方式,寡毛类不同种类及采集环境不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会有一定的差异,哪一种寡毛类动物促摄诱食效果好,要作进一步的研究筛选。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小青等 1997 广州地区常见寡毛类超弱发光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62-65

2小青等 1998 埃及胡子鲇饲料中添加爱胜蚓的营养评价 饲料研究 (2)7-8

3 张洪志等 1984 蚯蚓中营养成分测定及其评价 动物学杂志 (2)18-21

4 Qi Sang, Christer.E 1985, Ecological survey of the aquatic oligochaetes in the Pearl River, Hydrobiologia, 128,39-44

5 K.Harada et al, 19835 Feeding attraction activities of proteins, amino acids, lipids and nitrogenous bases for abalone, Bul.Japan.Soc.Sci.fish.32(3)252-357

 

ANALYSING FATTY ACIDS OF TWO OLIGOCHAETES SPECIES WITH GC-MC-MSD

 

Liu Xiaoqing  Sang Qingfang

(Guangzhou zoo 510071)

With GC-MC-MSD, the fatty acids of two oligochaetes species were analyzed. L.hoffmeiteri contained 26 kinds of long chain fatty acids and P.schmardae contained 19 kinds. The rate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as high and essential fatty acids contained completely in oligochaetes.

Keywords: oligochaetesfatty acidsGC-MC-MSD